Lesson 5 使用者旅程圖
步驟、心情、痛點、期待
big picture
little picture
產品、功能、規格、需求
考量每一階段的 行為、接觸點、情緒
🧭 步驟一:明確目標與使用者角色(Persona)
🛤 步驟二:列出使用者旅程的階段,一般可分為:
🔍 步驟三:描述每階段的使用者行為
❤️ 步驟四:描繪情緒與痛點
🛠 步驟五:找出機會點(Opportunities)
認知 | IG 上看到某品牌廣告 | IG、網站廣告 | 😍興奮 | 無 | 增加導購影片 |
考慮 | 比較不同網站價格與評價 | 搜尋引擎、PPT、購物網站 | 🤔猶豫 | 無法比較同商品資訊 | 提供比較表 |
購買 | 加入購物車,選擇付款 | 手機購物App | 😐焦躁 | 載入速度慢,結帳頁多層 | 精簡流程 |
收貨 | 查詢物流進度、收包裹 | App、物流簡訊 | 😄期待 | 無法即時追蹤物流 | 加入即時物流更新 |
售後 | 發現商品尺寸不符,申請退貨 | 客服系統 | 😤失望 | 找不到退貨入口、流程繁瑣 | 強化退貨說明,加入LINE客服 |
階段
行為
接觸點
情緒
痛點
改善建議
麥當勞消費時的「使用體驗」(情緒脈動)
正面
負面
中性
之前
之間
之後
步驟、服務接觸點
痛點
針對痛點尋求改善!
星巴克喝咖啡、工作時可能經歷的步驟以及在每個地方所能感受到的情緒
正面
負面
中性
音樂App的「使用體驗」(情緒脈動)
服務接觸點
使用者訪談與接觸點相關的正面感受
使用者訪談與接觸點相關的負面感受
搭乘機場捷運、同時辦理「預辦登機」與「托運行李」
買票、預辦登機、行李托運、進入月台、上廁所、休息一下、使用網路 Wi-Fi、確認車次資訊…
可能之接觸點
階段 | 接觸點 | 使用者行動 | 情緒 | 痛點 | 機會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. 準備出發 | 確認航班/車次資訊 | 查捷運時間/航空是否支援預辦登機 | 😐 | 資訊分散不清楚 | 統一整合App或網站即時資訊 |
買票 | 使用機器購票或刷卡進站 | 🙂 | 售票機操作複雜 | 優化 UI / 支援語音/行動支付 | |
2. 辦理登機與托運 | 預辦登機櫃檯 | 出示護照與機票辦理登機 | 🙂 | 不確定哪些航班支援預辦登機 | 清楚標示航空與時間限制 |
行李托運櫃檯 | 遞交行李並貼條碼 | 😊 | 行李限制模糊不清 | 提供重量偵測服務或APP提醒 | |
3. 等車與休息 | 上廁所/休息區/Wi-Fi 使用 | 等待列車時如廁、休息、連上 Wi-Fi | 😌 | Wi-Fi 難連/休息區太少 | 優化廁所與充電區設計、Wi-Fi 自動連線 |
查詢車次資訊 | 查閱月台或即時資訊看板 | 🙂 | 螢幕資訊更新不即時 | 整合手機推播提示 | |
4. 搭乘捷運 | 進入月台 → 乘車 | 找月台 → 安全進站 → 坐車 | 😊 | 搭車時不知剩幾站 | 增設語音與站數顯示/外語導覽 |
5. 抵達與登機 | 下車 → 前往安檢 → 找登機門 | 順利進入航廈,前往登機門 | 😎 | 航廈太大、走錯方向 | 手機導航、指標顯示登機門與時間建議 |
情緒高點:行李已托運、無需排隊登機 → 減輕壓力、提升旅行體驗。
情緒低點:準備階段資訊不足、櫃檯導引不清 → 初次使用者體驗不佳。
優化建議:
整合預辦登機航空公司、時段與櫃檯資訊。
提供預約/排隊進度查詢(如預約號碼牌系統)。
將捷運 App 與登機服務整合,推播通知時間提醒與航班動態。
電子郵件
聯絡我們表單
電話
即時聊天
粉絲專頁評論
正面
負面
中性
接觸點
人物誌目標
《WEB 設計職人必修:UX Design 初學者學習手冊》P.131
使用者訪談可能的問題
1. 將地圖劃分為 「步驟」、「接觸點」、「行動」、「思考」、「情感曲線」五個區塊
2. 想像人物誌的人物會如何行動,將跟「行動」有關的便利貼,黏貼於「行動」區塊
3. 想像人物誌的人物會如何思考,將跟「思考」有關的便利貼,黏貼於「思考」區塊
4. 將大致的步驟寫在便利貼上,黏貼於「步驟」區塊
5. 把在「步驟」的人物、店面、網站當作「接觸點」寫在便利貼上,黏貼於「接觸點」區塊
6.試著想像人物的情緒起伏,描繪「情感曲線」
使用者旅程圖「後製」模板
《WEB 設計職人必修:UX Design 初學者學習手冊》P.141
《WEB 設計職人必修:UX Design 初學者學習手冊》
練習:到餐廳用餐
🍱 餐廳背景資訊:「田町便當 Tamachi Bento」
📍 地點
🍛 餐廳類型
🧾 餐點特色
🧑🎓 客群特性
💡 特殊現況(供分析用)
🎯 目標:
🧭 步驟流程
Step 1:界定範圍(10 分鐘)
✏️ 輸出成果:定義主題與目標用戶(寫在便利貼或白板上)
Step 2:描繪使用者旅程(20 分鐘)
✏️ 工具建議:便利貼、色筆、顏色分明的卡片標示接觸點
(如:「點餐機」、「收銀台」、「洗手間」)
Step 3:標記痛點與關鍵接觸點(10 分鐘)
Step 4:設計解方與創意構想(20 分鐘)
✏️ 工具建議:草圖、流程卡片、低保真wireframe等
Step 5:分享與收斂(10 分鐘)
想法和感覺 (Think & Feel)
聽到了甚麼 (Hear)
看到了甚麼 (See)
說了甚麼 做了甚麼 (Say & Do)
痛苦 (Pain):痛點
獲得 (Gain):甜蜜點
從「人物誌」角色的角度,進而去思考下列6個面向可能的內容
同理心思考角度的範例